当前位置:

子路第十三

孔子Ctrl+D 收藏本站

原文:
  子路问政。子曰:“先之,劳之。”请益。子曰:“无倦。”
  仲弓为季氏宰,问政。子曰:“先有司,赦小过,举贤才。”曰:“焉知贤才而举之?”曰:“举尔所知,尔所不知,人其舍诸?”
  子路曰:“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”子曰:“必也正名乎。”子路曰:“有是哉,子之迂也。奚其正?”子曰:“野哉由也。君子于其所不知,盖阙如也。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,事不成则礼乐不兴,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,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矣。”
  樊迟请学稼,子曰:“吾不如老农。”请学为圃,曰:“吾不如老圃。”樊迟出,子曰:“小人哉,樊须也。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,襁负其子而至矣。焉用稼?”
  子曰:“诵诗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,使于四方,不能专对,虽多,亦奚以为?”
  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
  子曰:“鲁卫之政,兄弟也。”
  子谓卫公子荆:“善居室,始有,曰苟合矣;少有,曰苟完矣;富有,曰苟美矣。”
  子适卫,冉有仆,子曰:“庶矣哉。”冉有曰:“既庶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富之。”曰:“既富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教之。”
  子曰:“苟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”
  子曰:“善人为邦百年,亦可以胜残去杀矣。诚哉,是言也。”
  子曰:“如有王者,必世而后仁。”
  子曰:“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
  冉子退朝,子曰:“何晏也?”对曰:“有政。”子曰:“其事也如有政,虽不吾以,吾其与闻之。”
  定公问:“一言而可以兴邦,有诸?”孔子对曰:“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。人之言曰:为君难,为臣不易。如知为君之难也,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?”曰:“一言而丧邦,有诸?”孔子对曰:“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。人之言曰:予无乐乎为君,唯其言而莫予违也。如其善而莫之违也,不亦善乎?如不善而莫之违也,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?”
  叶公问政。子曰:“近者说,远者来。”
  子夏为苣父宰,问政。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,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
  叶公语孔子曰:“吾党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。”孔子曰:“吾党之直者异于是,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”
  樊迟问仁。子曰:“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,虽之夷狄,不可弃也。”
  子贡问曰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”子曰:“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”曰:“敢问其次。”曰:“宗族称孝焉,乡党称悌焉。”曰:“敢问其次。”曰:“言必信,行必果,胫胫然小人哉,抑亦可以为次矣。”曰:“今之从政者何如?”子曰:“噫!斗屑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
  子曰:“不得中行而与之,必也狂狷乎!狂者进取,狷者有所不为也。”
  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善夫!”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子曰:“不占而已矣。”
  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  子贡问曰:“乡人皆好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”“乡人皆恶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恶之。”
  子曰:“君子易事而难说也。说之不以其道,不说也;及其使人也,器之。小人难事而易说也。说之虽不以道,说之;及其使人也,求备焉。”
  子曰:“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”
  子曰:“刚毅木讷,近仁。”
  子路问曰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”子曰:“切切、缌缌、怡怡如也,可谓士矣。朋友切切缌缌,兄弟怡怡。”
  子曰:“善人教民七年,亦可以戒戎矣。”
  子曰:“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”

逐句翻译:

【本篇引语】
本篇共有30章,其中著名的文句有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”;“欲速则不达”;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”;“居处恭、执事敬、与人忠”;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;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;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”。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,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,孔子的教育思想,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,以及“和而不同”的思想。
13.1
【原文】
子路问政。子曰:“先之,劳之。”请益。曰:“无倦。”
【注释】
先之:指身体力行,以身作则,带头做。
【大意】
子路问怎样为政。孔子说:“自己先带头去干,再让百姓勤劳地工作。”子路请求孔子多讲一点。孔子说:“不要倦怠。”
13.2
【原文】
仲弓为季氏宰,问政。子曰:“先有司,赦小过,举贤才。”曰:“焉知贤才而举之?”曰:“举尔所知。尔所不知,人其舍诸?”
【注释】
先:率先。
有司:百官。
【大意】
仲弓做季氏的私邑总管,问孔子如何为政。孔子说:“给手下的官吏们带头,原谅他们的小过错,推举贤良的人才。”仲弓说:“怎么知道是贤良的人来推举呢?”孔子说:“推举你所知道的。那些你所不知道的,别人难道不能推举他吗?”
13.3
【原文】
子路曰:“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”子曰:“必也正名乎!”子路曰:“有是哉,子之迂也!奚其正?”子曰:“野哉,由也!君子于其所不知,盖阙如也。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事不成,则礼乐不兴;礼乐不兴,则刑罚不中;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矣。”
【注释】
卫君:卫出公蒯辄。他与父亲争夺君位引起国家混乱,孔子认为治理卫国需要先正名,明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。
奚:疑问代词,什么。
正名:纠正礼制名分使用不当的状况,正确使用各人的名分。名,名分,按照礼制定人的名义、身份、地位、等级。
阙(quē):缺,指回避,保留。
中(zhònɡ):恰当,得当。
措:放置,安放,处置。
苟(ɡǒu):随便马虎。
【大意】
子路说:“如果卫国的国君等您去治理国家,您将先做什么?”孔子说:“必将先纠正名分!”子路说:“您真的迂腐到这等程度吗?为什么要正名分呢?”孔子说:“你太卤莽了,仲由!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应该采取保留态度。名分不正,言语就不顺;言语不顺,做事情就办不成;事情办不成,礼乐制度就无法建立;礼乐制度不建立,刑罚就不会得当;刑罚不得当,人民就手足无措,不知该怎么做。所以君子正名分一定有他的理由可以讲,讲了也一定可以行得通。君子对于他的言论是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的。”
【评析】
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。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。要求百姓做的事情,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,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,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。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“正名”。“正名”是孔子“礼”的思想的组成部分。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,只有“名正”才可以做到“言顺”,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。
13.4
【原文】
樊迟请学稼。子曰:“吾不如老农。”请学为圃。曰:“吾不如老圃。”樊迟出。子曰:“小人哉,樊须也!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?”
【注释】
樊迟:孔子的学生,姓樊,名须,字子迟。
圃(pǔ):菜园,这里指菜农。
襁(qiǎnɡ):背婴儿的布兜、背带。
【大意】
樊迟请求学习种庄稼。孔子说:“这个我不如老农。”樊迟又请求学习种菜。孔子说:“这个我不如老菜农。”樊迟出去了。孔子说:“真是个在野小人啊,樊迟!统治者讲究礼仪,百姓就不敢不尊敬;统治者喜好仁义,百姓就不敢不服从;统治者诚实守信,百姓就不敢不说出实情。如果做到这样,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幼小的子女来投奔,为什么要自己种庄稼呢?”
【评析】
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,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。他认为,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、种菜之类的知识,只要重视礼、义、信也就足够了。他培养学生,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,而是为了从政为官。在孔子时代,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,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,而教育的目的,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。所以,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。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。
13.5
【原文】
子曰:“诵《诗》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;使于四方,不能专对;虽多,亦奚以为?”
【注释】
《诗》三百:《诗经》有305篇,人们常以“《诗》三百”来指代《诗经》。
达:通达,通晓;能应用,处理得好。
专对:根据具体的外交场合,随机应变,交涉外交事务。古代外交常以背诵《诗经》的部分章句来表达意思,所以背诵《诗经》是外交官必备的职业技能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熟读《诗经》三百篇,交给他政务,却办不好;到四处出使,不能独立谈判应对;虽读了许多诗,又有什么用呢?”
【评析】
诗,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。他教学生诵诗,不单纯是为了诵诗,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。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,当书呆子,而是要学以致用,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。
13.6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统治者自己的品行端正,不用发布命令,百姓也会去照着做;统治者自己的品行不端正,即使发布命令,百姓也不会服从。”
13.7
【原文】
子曰:“鲁卫之政,兄弟也。”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鲁国、卫国的政治情况像兄弟一般,相差不远。”
【评析】
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,卫国是康叔的封地,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,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。所以孔子说,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,就像兄弟一样。
13.8
【原文】
子谓卫公子荆,“善居室。始有,曰:‘苟合矣。’少有,曰:‘苟完矣。’富有,曰:‘苟美矣。’”
【注释】
卫公子荆:卫国的大夫,字南楚,对财产家业能知足,不奢侈。而当时的卿大夫贪污奢侈成风,所以吴国的季札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。
善居室:善于管理家政财务,会过日子。
苟:差不多,也算是。
合:给,足。
【大意】
孔子谈到卫国公子荆说:“他善于过日子。开始有一点财产时,就说:‘差不多够了。’等增加了一点,说:‘差不多完备了。’到财产富足时,他说:‘差不多富丽堂皇了。’”
13.9
【原文】
子适卫,冉有仆。子曰:“庶矣哉!”冉有曰:“既庶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富之。”曰:“既富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教之。”
【注释】
适:去,往,到。
仆:驾车。
庶(shù):众多。这里指人口多。
【大意】
孔子去往卫国,冉有为他驾车。孔子说:“卫国人口真多啊!”冉有说:“已经人口众多了,下面又该怎么办呢?”孔子说:“要使他们富裕起来。”冉有又说:“已经富裕了,下面又该怎么办呢?”孔子说:“该教育他们。”
【评析】
在本章里,孔子提出“富民”和“教民”的思想,而且是“先富后教”。这是正确的。但这并不是说,对老百姓只富不教。在孔子的观念中,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。所以,在这里,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。
13.10
【原文】
子曰:“苟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”
【注释】
苟:如果。
期(jī)月:即周年,十二个月。期,周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政事,一年就可以了,三年就会很有成绩。”
13.11
【原文】
子曰:“‘善人为邦百年,亦可以胜残去杀矣。’诚哉是言也!”
【注释】
是:代词,这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‘善人能治理国家一百年,也就可以去除残暴,免掉杀戮刑罚了。’这话说得很对啊!”
【评析】
孔子说,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,可以“胜残去杀”,达到他所理想的境界。其实,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,善人施行“德治”,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。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,并不是可有可无的。
13.12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如有王者,必世而后仁。”
【注释】
世:三十年为一世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如果有王者兴起,必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。”
【评析】
上一章孔子讲,善人施行德治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到达理想境界,本章又说,王者治理国家也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。同样,王者在实现仁政之前的三十年间,也不能排除刑罚杀戮手段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。
13.13
【原文】
子曰:“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
【注释】
苟:如果。
正:动词,使……端正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如果端正自己的品行了,从事政务还有什么困难呢?不能端正自身品行,怎么去纠正别人呢?”
【评析】
俗话说:“正人先正己。”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孔子把“正身”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,是有深刻的思想价值的。
13.14
【原文】
冉子退朝。子曰:“何晏也?”对曰:“有政。”子曰:“其事也。如有政,虽不吾以,吾其与闻之。”
【注释】
冉子:冉求。
晏:晚,迟。
吾以:用我。以,用。
【大意】
冉求从季氏官府办完公务回来。孔子说:“为何今天回来晚呢?”冉求回答说:“有政务。”孔子说:“那只是事务罢了。如果有政务,虽然不用我了,我也会知道的。”
13.15
【原文】
定公问:“一言而可以兴邦,有诸?”孔子对曰:“言不可以若是,其几也,人之言曰:‘为君难,为臣不易。’如知为君之难也,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?”曰:“一言而丧邦,有诸?”孔子对曰:“言不可以若是,其几也。人之言曰:‘予无乐乎为君,唯其言而莫予违也。’如其善而莫之违也,不亦善乎?如不善而莫之违也,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?”
【注释】
几(jī):期望。
几(jī):接近。
一言而丧邦,有诸:或作,一言而可以丧邦,有诸?
【大意】
鲁定公问:“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,有这样的事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说话不能像这样期望。人们说:‘做君主难,做大臣不容易。’如果知道做君主的艰难,这不就近乎一句话可以兴邦了吗?”定公说:“一句话就葬送国家,有这样的事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说话不可以这样期望。人们说:‘我做君主没什么可以高兴的,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违抗我。’如果君主说的话正确而没人违抗,不也很好吗?如果君主说的话不正确却没人违抗,不就近乎一句话葬送国家吗?”
【评析】
对于鲁定公的提问,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。他劝告定公,应当行仁政、礼治,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抗而感到高兴,这是值得注意的。作为在上位的统治者,一个念头、一句话如果不当,就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结局。
13.16
【原文】
叶公问政。子曰:“近者说,远者来。”
【注释】
叶公:姓沈,名诸梁,楚国大夫,参见《述而第七》第十八章注。
说:同“悦”。
【大意】
叶公问孔子怎样为政。孔子说:“使国家境内的人高兴,使境外的人来投奔归附。”
13.17
【原文】
子夏为莒父宰,问政。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
【注释】
莒父(jǔfǔ):鲁国城邑,现在山东莒县一带。
【大意】
子夏做莒父的总管,问如何为政。孔子说:“不要想求快,不要只看见小便宜。想求快反而却达不到目的,只看见小便宜就成不了大事。”
【评析】
“欲速则不达”,贯穿着辩证法思想,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。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,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;不要贪求小利,否则就做不成大事。
13.18
【原文】
叶公语孔子曰:“吾党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。”孔子曰:“吾党之直者异于是。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”
【注释】
直躬者:直率、正直的人。
攘(rǎnɡ):偷窃,抢。
【大意】
叶公对孔子说:“我们那里的乡亲有个直率的人,他父亲偷了羊,他的儿子作证。”孔子说:“我们这里直率的人和你说的不同。父亲为儿子隐瞒,儿子为父亲隐瞒,正直的品德就在其中了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认为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”就是具有了“直”的品格。看来,他把正直的道德纳入“孝”与“慈”的范畴之中了,一切都要服从“礼”的规定。这在今天当然应予扬弃。
13.19
【原文】
樊迟问仁。子曰:“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虽之夷狄,不可弃也。”
【注释】
之:动词,到。
【大意】
樊迟问什么是仁。孔子说:“在家能恭敬端庄,做事能认真谨慎,对人能忠实诚恳。这种品德即使到了偏远的夷狄之邦,也是不能放弃的。”
【评析】
这里孔子对“仁”的解释,是以“恭”、“敬”、“忠”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。在家恭敬有礼,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;办事严肃谨慎,就是要符合“礼”的要求;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。
13.20
【原文】
子贡问曰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”子曰:“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”曰:“敢问其次?”曰:“宗族称孝焉,乡党称弟焉。”曰:“敢问其次?”曰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!抑亦可以为次矣。”曰:“今之从政者何如?”子曰:“噫!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!”
【注释】
弟:同“悌(tì)”,弟弟敬重哥哥。
硁硁(kēnɡ):小石头坚硬的样子,形容固执浅薄。
斗筲(shāo):盛饭用的小竹器,以此来形容人的见识短浅,气量小。
【大意】
子贡问道:“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呢?”孔子说:“自己行动保持羞耻之心,出使外国,不辜负君主托付的使命,可以说是士了。”子贡说:“请问次一等的呢?”孔子说:“宗族里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,乡里的人称赞他敬重兄长。”子贡说:“请问再次一等的呢?”孔子说:“说话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果断,这是不问道义所在只管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!但也可以作为次一等的了。”子贡说:“现今的从政者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噫!这些气量狭小的人算得了什么?”
【评析】
孔子观念中的“士”,首先是有知耻之心、不辱君命的人,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。其次是孝敬父母、顺从兄长的人。再次才是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的人。至于现在的当政者,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,根本算不得士。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“士”。
13.21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不得中行而与之,必也狂狷乎!狂者进取,狷者有所不为也。”
【注释】
中行(zhōnɡxínɡ):合于中庸之道的言行。
狂:志向远大,敢作敢为的人。
狷(juàn):为人梗直,安分守己,不求有所作为的人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找不到言行中庸的人交往,那一定要交往到狂者和狷者!狂者勇于进取,狷者绝不肯做坏事。”
【评析】
“狂”与“狷”是两种对立的品质。一是流于冒进,进取,敢作敢为;一是流于退缩,不敢作为。孔子认为,中行就是不偏不狂,也不偏于狷。人的气质、作风、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,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,互相补充,这样,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。
13.22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’善夫!‘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’”子曰:“不占而已矣。”
【注释】
巫医:巫,巫师,占卜的人。医,医师。古代巫、医合一,巫师也掌握一定的医术,常以巫术祈祷替人医病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南方人有句话说:‘人如果没有恒心,就不能做巫。’这话说得对呀!《易经》恒卦的爻辞说:‘三心二意,总有人招致羞耻。’”孔子又说:“这话的意思是叫有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了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:一是人必须有恒心,这样才能成就事业。二是人必须恒久保持德行,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。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,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。
13.23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【注释】
和、同:是春秋时的两个常用概念。和,调和,和谐,相互协调。同,相同,同一。君子能用自己的正确意见纠正别人的错误之处,与之和谐共处,但不盲从;小人则尚利同流,利益一致时盲从,利益不一致时则有冲突,不能和谐协调,同而不和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君子讲究和谐,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,而不盲目附和跟从,小人盲从,却不肯表示自己的意见。”
【评析】
“和而不同”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,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,从来不愿人云亦云,盲目附和;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,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,而不讲求原则,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。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。其实,在所有的问题上,往往都能体现出“和而不同”和“同而不和”的区别。“和而不同“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。
13.24
【原文】
子贡问曰:“乡人皆好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”“乡人皆恶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恶之。”
【大意】
子贡问孔子说:“乡里人都喜欢他,这人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还不行。”子贡又问:“乡里的人都讨厌他,这人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还不行。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,乡里的坏人都讨厌他。”
【评析】
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,其实并不容易。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,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,而应以善恶为标准。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,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,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。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。
13.25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易事而难说也。说之不以道,不说也;及其使人也,器之。小人难事而易说也。说之虽不以道,说也;及其使人也,求备焉。”
【注释】
说:同“悦”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为君子做事容易,却难讨他的喜欢。不用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,他不会喜欢;等到他用人的时候,根据各人的才能德行分配任务。为小人做事难,讨他喜欢却容易。即使不是用正当方法来讨他喜欢,他也会欢喜的;等到他用人的时候,便求全责备。”
【评析】
这一章里,孔子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另一个区别。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。作为君子,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,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,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,往往能够量才而用,不会求全责备。但小人就不同了。在现实社会中,君子并不多见,而此类小人则屡见不鲜。
13.26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”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君子坦荡和泰而不骄傲凌人,小人骄傲凌人而不安泰坦荡。”
13.27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刚毅木讷,近仁。”
【注释】
木:憨厚朴实。
讷(nè):说话迟钝。指说话谨慎,少言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刚强、果断、憨厚质朴、说话谨慎,做到这四点就近于仁了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把“仁”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。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,其次必须言行谨慎,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。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。
13.28
【原文】
子路问曰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”子曰:“切切偲偲,怡怡如也,可谓士矣。朋友切切偲偲,兄弟怡怡。”
【注释】
切切偲偲(sī):互相责善的意思。
怡怡如:和顺的样子。
【大意】
子路问道:“怎么样才可以叫做士了呢?”孔子说:“互相批评,督促切磋,和睦相处,可以说是士了。朋友之间要互相督促批评,兄弟之间要亲切和气。”
13.29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善人教民七年,亦可以即戎矣。”
【注释】
即:就,往……去。
戎(rónɡ):兵戎,指军队,战争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善人教导人民七年,也能叫他们作战了。”
13.30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”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用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去作战,等于抛弃了他们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,从中可以看出,孔子并不完全反对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。他主张训练百姓,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。

人物百科 - 体验人物生平趣事!

人物 | 文化 | 趣味 | 书库 | 历史 | 解密 | 民间 | 幽默 | 童话

Copyright© 2017 人物百科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